这个领域挺乱的!都是不孕不育惹的祸?

  • 西安代怀价格
  • 2023-06-30

越来越多医院开设不孕不育咨询门诊,每天问诊者络绎不绝,这是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的场景。近年来,受社会情绪、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社会不孕不育人群呈增加趋势。不少人求子心切,将生育希望寄托于辅助生殖医疗技术。巨大的需求及由此催生的巨额商业利益,导致一些地方辅助生殖医疗领域“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辅助生殖市场爆发式增长

“我们目前能做第三代试管婴儿,每年辅助生殖业务是3000多例,是医院收入大户。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一位三级甲等医院主持辅助生殖业务的主任医师告诉半月谈记者,近些年,随着二孩政策放开,70后、80后人群生育二孩的需求增加。加之生育能力失常的人越来越多,辅助生殖“需求侧”人群越来越庞大。一些技术水平高的医院,相关业务供不应求。

一家综合医院生殖中心的医生说:

“我们2006年以后才开展试管婴儿技术应用。目前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很多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肖红梅教授说,目前,部分不孕不育夫妇存在一种“生殖焦虑”情绪——自然怀孕屡屡失败,迫切希望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孕育下一代。

33岁的苏秦(化名)前三次做试管婴儿都失败了,虽然每次要花好几万元,但她仍坚持“屡败屡试”,坚决不肯放弃。“我从28岁开始尝试做试管婴儿,今年已经是第四次做试管婴儿了。从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做到了现在的第三代,可以说辅助生殖是我的全部希望,我愿意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琇介绍,受环境污染、过早婚前性行为、性传播疾病感染、人流药流次数增加、工作压力大、生育年龄延迟等因素影响,不孕不育发病率呈现一定上升趋势。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有、民营和混合所有制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急剧增加,很多机构业务量很大。半月谈记者从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了解到,30多年来,这家医院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婴儿累计超过13万个。

商业冲动刺激,“黑市”风险频发

北京一家知名妇产医院厕所门内写满了非法小广告 苏娅 摄

“正规医院操作,专业试管服务,泰国三代PGD(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选优质健康胚胎,供卵、代孕、男孩、女孩自由选择!”这是半月谈记者在网站上输入“供卵代孕”,得到的数千条信息中的一条。

“泰国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助您怀孕,不受怀胎之苦,代孕为您解忧。”记者了解到,眼下这类供卵、代孕小广告已经贴进了高校。在湖南一家医院大门附近,连超市外都贴着这种广告。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巨大的需求及由此催生的巨额商业利益,导致辅助生殖医疗领域“鱼龙混杂”,存在供卵、代孕“黑市”及滥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等问题。

记者联系到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和代孕手段生育“二孩”的石先生。他说:“我们通过中介联系了做试管婴儿的医院和代孕女性,做试管婴儿花了6万元,给了代孕的20万,现在孩子已经降生。”

肖红梅说,一些卵巢功能衰竭、高龄女性需要接受供卵治疗,而公立医院生殖中心对供卵治疗的积极性不高。于是,一些患者出高价走非法途径治疗,已经催生出包括体检、取卵、代孕在内的“一条龙”黑色产业链。

一家大医院辅助生殖医学科医生说,各种地下黑诊所从事非法生殖辅助交易,主要靠各种渠道发布小广告。“我们医院卫生间门后经常贴满、涂满这类广告。我们清除一批又会马上重新出现一批,根本清不完。”

“有人依靠试管婴儿技术和代孕手段,一口气生好几个小孩;还有女学生通过黑中介卖卵子,结果因为取卵操作不当,导致卵巢翻转最终切除卵巢。”一位医生说。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在孕前阻断遗传病传递的有效辅助生殖技术,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适应症为染色体疾病、线粒体疾病、女方生育高龄、复发性流产等。有专家告诉半月谈记者,包括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在内,一些辅助生殖技术正在被滥用。

肖红梅透露,在利益导向下,一些医疗机构为35岁以下没有遗传学疾病的夫妇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还有人听说利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可以筛选性别,点名做第三代试管婴儿,做一次费用在五六万元。

还有专家介绍,当下一些辅助生殖遗传医疗机构甚至建立了胚胎库,一些无主胚胎被用作“前沿研究”。相关技术一旦被滥用,伦理和社会风险不可估量。

加强监管,管住“不守规矩的机构”

专家指出,生殖与遗传领域的前沿研究涉及科学、伦理、安全等,充满未知风险,必须在合法、合乎伦理的范围内,谨慎开展技术应用,绝不能唯利是图。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加强对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监管,特别是要严格掌握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和筛查的适应症。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袁小露介绍,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2003年原卫生部颁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也明确规定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技术。

半月谈记者查询还发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对医疗机构实施代孕技术的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应给予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并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

对此一些受访专家说,目前这类制度“管得住守规矩的,管不住不守规矩的”,相关处罚很难震慑违法分子。由于从事供卵、代孕等辅助生殖“黑市交易”有暴利,一些干这行的人屡罚屡犯,胆子越搞越大。还有人凭借过硬“关系”,有“风吹草动”能“未卜先知”,遇事能“化险为夷”......

受访医界和法律人士建议,当前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对辅助生殖技术研究和应用规范管理。各界建议,细化和完善管理制度,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建立监督和制衡机制,切实提高打击违法、违规生殖辅助的力度。要明确监管、打击的部门主体责任,只有卫生、市场监督、政法机关和纪检监察、舆论监督等形成联动,严厉打击辅助生殖“黑市”,才能促进生殖辅助医疗市场健康发展。(帅才 苏晓洲)

近日,有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北京辅助生殖纳入医保3月26号落地实施,去医院问了说没这个政策。请问这个什么时候纳入医保,还会纳入医保吗?”

针对该留言,@北京12345于4月13日回复称,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回复:经核实,根据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作暂缓执行。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对相关政策进行统筹研究,北京市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此前,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京医保发〔2022〕7号),对公立医疗机构已开展的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规范调整,其中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

在规范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同时,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一家医院拍摄的新生婴儿 图片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残联党组书记高莉建议,将不孕不育诊疗相关费用按比例纳入医保范畴,将低收入困难家庭不孕不育患者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范畴。

半年后,此建议得到国家医保局的回复。

2021年9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医保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支付范围,提升了不孕不育患者的用药保障水平。同时,在诊疗项目方面,我们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又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妇产医院院长张治芬认为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的政策应该在各地推广,并进一步呼吁将不孕症的治疗纳入医保。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英才建议将镇痛分娩和辅助生殖费用纳入医保项目,助推国家生育政策更好落地。

还有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我国正面临育龄期妇女生育率逐年下降、育龄期夫妇不孕症发生率升高问题,要鼓励研发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将成熟、安全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

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并提交建议的背后,反映的是近年来我国人口数据所呈现的严峻现实。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跌至1.3,已进入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行列。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年时间,我国净增人口数量下降了858万人,2021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的新低,仅48万人。

辅助生殖进医保,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助推我国的人口增长。“辅助生殖进医保,对于不孕不育的家庭来说,当然是个特别大的好消息,患者能因此减轻负担,生育意愿自然会进一步提升。”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王雪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登记女性的年龄占比中,35岁及以上非最佳育龄妇女的占比正逐年增加。晚婚晚育与不孕不育增加的趋势也高度重合。目前,

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约12%-18%。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殖医学专家乔杰团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每年因试管婴儿增加的新生儿约有30万名,这相当于2021年净增人口(48万)的60%。

具体到医院就诊情况来看,辅助生殖的患者也较多。“来我这里的患者还是蛮多的,接诊数量的话,一个月平均上千例人次,一年下来一万多人次吧。”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春秀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王雪梅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她向记者展示了广东省卫健委2021年发布的《广东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文件中提到,“随着服务需求量的增加,我省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数量逐年上升。全省夫精人工授精治疗周期数由2015年的17967个增长到2020年的22990个,增长28.0%;体外受精服务周期数由2015年的85047个增长到2020年的129103个,增长51.8%。”

严峻的生育形势与政策的日趋关注,让辅助生殖进医保已成大势所趋。“我觉得辅助生殖进医保这件事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王雪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较高费用与医保“保基本”原则之辩

>

王雪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目前辅助生殖分为人工授精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俗称试管婴儿)。“就国内而言,老百姓常说的试管婴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代辅助生殖,并且我们医生和医院开展的辅助生殖也基本都是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我国把它分为一二三代,就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医院开展的是一二代,三代相对少一些。”

北京医保局此次的回复,给辅助生殖进医保按下了“暂停键”。对此,一位三甲医院多年从事辅助生殖的医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觉得可能还是因为钱的事儿。”

该医生表示,做辅助生殖的患者基本都是选择试管婴儿,国内目前的试管婴儿一二三代的价格都不便宜,而且价格都差不多,“

一二代,一个治疗周期3万到4万元,三代更贵了,比一二代贵一倍多,要七八万元

,有些患者在北京做一次三代要10来万,所以估计费用是此次考虑的重点。”

该医生强调,如果结合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相关费用可能就更高。“一个治疗周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妊娠,一二代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50%左右。妊娠率和年龄、卵巢功能、身体的健康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据《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测算,女性在35岁及以下时,平均需要3个IVF(试管婴儿)治疗周期成功活产,而女性在35岁以上时,所需IVF治疗周期还会明显增多。

除了费用昂贵之外,王雪梅认为,可能与辅助生殖这类消费级医疗服务不符合国家医保“保基本”的原则有一定关系。

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考虑到我国人口多,再加上辅助生殖本身的费用也比较昂贵,这样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并且人们可能认为生孩子相比于其他性命攸关的疾病来说没有那么紧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是这次暂停纳入医保的原因。”

2021年8月,国家卫健委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指出,当前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医保筹资能力限制,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只能立足于“保基本”,不具备将支付范围扩大到治疗不孕不育费用的条件。

上述三甲医院多年从事辅助生殖的医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北京按下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暂停键”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相关方案的细节正在敲定之中。“辅助生殖涉及的项目多、治疗流程时间长、患者复诊的次数也多,哪一部分医保可以报,哪一部分不能报,报的话报销多少,这都得一一确认。”

实际上,在生育项目进医保方面,北京此前就有过相关动作。2021年9月,北京市医保局首次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甲类医保支付范畴,主要针对35岁周岁以上产妇,可通过抽取外周血来检测胎儿的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是否异常,若异常,则胎儿分别患有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

5年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

对于患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之后,究竟能省下多少钱?

对此王雪梅表示,一二代试管婴儿是患者主要的选择,

进医保后,一个治疗周期下来,患者大概能省下1万元左右,还需自付大约2万元。

辅助生殖行业报告的分析也印证了王雪梅的观点。平安证券分析认为,目前我国IVF单周期平均花费约为3.5万元至4.5万元(不包括三代),此次如果进入医保,医保覆盖约8000元至11000元。

据华创证券统计,此次被纳入北京医保的项目中,部分检测项目属三代技术范畴,因其有严苛的使用标准和伦理问题,故短时间内不具大面积推广的可能。除此之外,对患者来说,一代技术和二代技术降价幅度在1万元左右。

与我国庞大的不孕不育群体相比,中国的辅助生殖行业渗透率却低得惊人。2018年,我国这一比率为7%,而美国同期为30.2%,我国不到美国的1/4。在我国,辅助生殖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据平安证劵测算,2020年至2025年,国内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规模有望从310亿元增长到688亿元。

这个领域挺乱的!都是不孕不育惹的祸?

事实上,近年来这一行业在国内的确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行业龙头锦欣生殖在招股书中指出:2017年,中国大约有4770万对不孕症夫妇,预计2023年将增加至约5620万对。2017年,约有52.7万名患者在中国接受辅助生殖服务,预期2023年将增长至约95.6万名,复合年增长率达10.4%。

锦欣生殖2021年全年净利润达到3.4亿元 数据而在公司的营收当中,辅助生殖业务占比约七成。

据上述三甲医院多年从事辅助生殖的医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前我看到北京要把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消息后,我就在想我所在的地方是不是也要开始了。”但该医生估计,将来辅助生殖应该会等来纳入医保的那一天。

记者|>

李彪 李宣璋(实习)

编辑|>

卢祥勇 陈旭 盖源源 杜恒峰

校对|>

王月龙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204882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